研易达考研

3个实用角度,普通考生把考研复试的面试状态调整到最佳

作者:article  点击量:726 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0  

根据最新的考研信息,有的高校3月15号就开始复试工作。现在距离考研复试也就1-2周的时间。不少考生表示自己虽然有所准备,但还是觉得心里没底,很焦虑慌张。介绍3个实用的角度帮助普通考生把考研复试的状态调整到最佳。

 

角度一,最重要的心态。

如果要说考研复试最重要的心态是什么。那些最终成功上岸的人都有一个特点:自信

 

一个考生不自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:本科学校不够好、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、担心问题回答不出来、担心老师很凶、初试名次排名较低等等。

 

 但你要这样想,无论如何,你进入了复试,和那些你认为比自己“强”的对手们站在了一起。而且,如果你本科一般,即使考研一志愿失败也可以接受调剂。很多优秀的考生退路相对会更少,考官的内心期待也会更高。所以更担心考不上的应该是你的对手,不是你。

 

如果你担心老师面相很凶,自己会害怕紧张,可以提前进行脱敏训练。在你目标院校的官网上,有教职工介绍。提前看看你们院老师的照片和介绍,这些人就是考研复试面试你的人。如果你愿意,可以天天对着他们的照片背诵复试的内容。提前建立一个印象,不至于复试时太紧张。

 

除了心理暗示和提前建立心理预期,还有一些临时建立自信的小技巧:穿一件得体的新衣服、说话刻意提高音量、回答问题语速放慢、复试前喝一杯热水。

 

角度二,学术科研意愿

如果老师只能选择一种能力来挑研究生,那只能是科研水平或学术意愿。


所以如果你有本科科研经历或者学术论文,这无疑是考研最大的优势,没有之一。如果你没有怎么办,可以通过展示科研潜力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意愿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说自己有读博的意向。有的考生考的是专硕,读博可能不太现实。你可以提前搜索整理专业前沿的论文和观点(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说过了)。表现出自己热爱学术,同时具备做学术的性格和潜力。

 

角度三,要有提前准备的意识。

我们知道,考研复试很多环节是可以提前准备的。比如自我介绍、专业课内容。还有一些个人问题,也可以提前预测到


比如你是一名大龄往届考生,就很可能被问到往年成绩、考研多次的原因、换学校的原因、经济情况、读研规划安排、专业相关工作经历等等。

 

你是一名跨考生,就可能被问到专业看法、专业前沿流行观点、基础内容是否扎实。考研原因、考研换专业的原因等等。

 

你的初试排名考后,就可能被问到专业知识是否扎实、本科成绩、是否有学术经验、科研兴趣如何、如果被刷有什么安排、性格压力测试等等。

 

说白了,你是最了解自己的人。自己的特点、优点、缺点,都会成为考研复试考官感兴趣的内容。如何回答这些尖锐的问题,你要提前想好。

 

简单来说,回答的原则是:

问到缺点,坦诚承认,展示改正过程和实质的结果。比如英语成绩不好,坦诚自己之前对英语学习不重视,后面重视起来,整理了英文版的论文综述。

 

问到优点,谦虚承认,具体化描述过程和结果。比如你获得专业奖项,坦诚自己有幸获奖,离不开同学和本科老师的帮助,还有自己的刻苦努力,途中遇到某某困难,后面如何克服,终于解决获得奖项。

 

问到特点,简单展开,最终落在科研学术上。比如自己是大龄考生,虽然年纪比很多考生大,但也因此更了解自己想要什么,喜欢什么,这些年在实践中学习了很多专业方向的内容,感觉自己需要系统性的提高,所以选择考研投身于科研世界。

 

 提前准备自己能想到的问题,准备越充分,内心越有底。

 

最后提一点。考生在这一两周,最好可以认识一个目标院校本专业的学长学姐。询问一下往年的具体考研复试的流程和内容。如果这个学长学姐,本科情况跟你非常相似那就更好了。有能力的甚至可以线下请人家吃顿饭,好好聊一下。

 

 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骗,也不要在不确定身份的情况下随便线下见面,保护好自己。你可以通过互联网、本科同学介绍、各高校官方号评论区等等途径结识。祝大家都可以复试顺利,一战成硕!

看过该资料的用户还看过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(点击QQ号联系客服)